山高人為峰,海闊心無界。在技術創新的山峰上,朱豐運辛勤耕耘二十載,披荊斬棘,勇于攀登,取得了許多技術成果與創新。當年的青蔥小伙在歲月的磨礪下,充滿了成熟與穩重。但面對技術創新之路,他依然還是當初的那個少年,初心不改。
臨危受命展擔當
在機電公司提起朱豐運,大家的腦海中就會浮現出“技術擔當”、“煉鋼專家”等詞語,一名有著高超水平的技術帝。2020年3月底,河北縱橫集團2號轉爐突然發生設備故障,這下可急壞了業主,立即要求機電公司必須在68小時之內完成設備的檢修任務。正在外地施工的朱豐運立即放下手中工作,急忙趕赴現場。到達現場后,他沒有馬上開展檢修,而是針對了解的情況,在停產前研究檢修技術方案,編制專項安全技術措施,對各項檢修工作進行了詳細的分解細化和梳理,明確每項檢修任務負責人,有條不紊的將所有工作安排妥當。檢修期間,他又連續3天緊盯現場,不敢有絲毫松懈,及時處理檢修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。同事們讓他休一會時,他卻擺了擺手說:“停產檢修時間都是用秒來計算的,我們一定要擔起這個責任”。
深入一線克難關
新的使命,新的征程。2020年4月,朱豐運被公司任命為機電公司技術質量部部長,恰巧又逢機電公司轉型升級的關鍵時刻,公司有多個在建的一體化項目。面對相關專業技術人員短缺、經驗不足等問題,他沒有畏懼退縮,而是選擇迎難而上。上任之后,他立即深入各在建項目,與項目部相關人員逐條分析項目的難點、重點,制定可行性解決措施,進一步提高基層技術人員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技術水平。在瑞豐煉鋼項目連鑄機大包回轉臺安裝時,現有的各種技術方案均不能安全實施吊裝,工程進度一下子卡在這里。時間不等人,技術經驗豐富的朱豐運沒有讓大家失望,再對實施方案進行優化后,提出采用推移法來完成大包回轉臺的整體模塊化安裝,這套技術方案終于解決了困擾眾人許久的難題,讓大家緊皺的眉頭漸漸舒緩,并且這套技術方案在業內連鑄機安裝中尚屬首次,為公司后續連鑄機安裝技術積累了寶貴經驗。
創新取證促經營
資質取證是機電公司開拓市場的有力支撐,因此朱豐運把工作的突破口放在了資質取證升級方面。面對公司特種設備安裝、報檢、驗收等環節存在的問題,他一方面多次召開專項工作會議,讓所有技術人員了解特種設備安裝報檢的基本程序和過程控制,另一方面針對暴露的問題逐條提出整改意見和措施。在他的努力下,機電公司先后完成了公司起重設備安裝和鍋爐安裝最高級別A級資質的取證工作。這兩項資質的獲取,為公司后續市場開拓和經營發展提供了強力保障。此外,在評優創獎工作方面,朱豐運針對技術含量高的重大課題強化與高校合作,逐步提高公司科技攻關和創新能力。尤其是公司重點研發課題——石鋼電爐設備安裝工程,大力推進視頻監控系統,對整個安裝過程進行影像留存的同時,與華北理工大學機械工程學院達成合作協議,為下一步創優工作提供相應的理論支持。在他的帶領下,機電公司全年共申報專利共計42項,完成冶優創獎2項、省優創獎1項,專利申報量和創優工作均創機電公司歷史新高。他本人也申報了專利4項,兩項技術成果分別榮獲冶金建設行業二級工法和省部級科技獎。
在事業的峰巒上,有汗水的溪流飛淌;在智慧的珍珠里,有勤奮的心血閃光。朱豐運在自己的崗位上勤奮耕耘,默默付出。也許正是這股執著與堅韌,讓他的平凡有了夢想的溫度,在技術領域的山峰上永不止步,向上攀登。